2014年11月17日晚,必赢242net官网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举行题为《人民币汇率与中美关系》的主题报告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前副所长丁一凡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主持了报告会,必赢242net官网英文硕士项目研究生及院内外师生8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绍锋副教授参加了报告会。

丁一凡教授的报告围绕人民币汇率议题的历史、中美关系中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缘起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前景等三部分展开。他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数次重大改革历程。人民币在改革开放之处被过高估值,同时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人民币与外汇兑换券的双轨制一度造成黑市外汇交易的盛行。1995年,中国政府实行外汇并轨,把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定到8.7:1,市场逐渐开始认可这一汇率。在随后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决定把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稳定亚洲汇率,阻止了“货币战争”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为地区经济稳定复苏做出了独特贡献。但是,这一举措也加快了亚洲产业链向中国大陆的转移,同时也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长。
丁一凡教授分析了人民币汇率问题在中美关系中日益显现的过程与动因。他指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日本于2003年率先向中国发难,认为人民币低估是造成中国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随后,美国国会有部分议员开始拿人民币说事,并威胁动用美国国内贸易法“301条款”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在这种大背景下,中美两国政府发起了战略经济对话(SED),汇率问题是其中重要议题。2005年后,中国政府进行汇率改革,放弃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的作法,人民币汇率开始上浮。但是,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对美出口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丁一凡教授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是中国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高附加值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出口,同时也证明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造成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下降、严重贸易赤字的主因。
丁一凡教授在报告最后部分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影响做出了自己的预测。他指出,历史经验证明,中国未曾想利用货币低估来增强出口竞争力。当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并使人民币高估时,中国出口未受影响;当人民币汇率升值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增。这一切都说明,中美经济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也说明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往往是美国国内某些人炒作“中国威胁论”的借口。在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背景下,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前景令人期待。

在提问交流环节,丁一凡教授详细解答了在座师生提出的评论与问题。探讨的问题包括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即所谓“美元陷阱”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中国中央银行在货币制定政策过程中的独立性问题,美元作为最重要国际储备货币与欧元、日元的关系以及日元国际化失败的经验教训等。丁一凡教授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及人民币国际化前景表示了乐观的态度。
丁一凡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后赴法国学习,获得法国波尔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过访问学者。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法国分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学术委员,及必赢242net官网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高级顾问。丁一凡发表过有关经济全球化、欧元、知识经济、金融危机、美国霸权的悖论等专著5部,编过《权力20讲》一部,发表过学术论文数十篇,在各种全国性报纸、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数百篇。
(罗洋 李帅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