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0-21日,“中印等亚洲国家视野中的欧盟安全行为体问题研讨会”在必赢242net官网举行。本次会议由必赢242net官网和柏林自由大学政治系联合主办、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政治研究分会协办。

必赢242net官网连玉如教授宣布会议开始,必赢242net官网副院长唐士其教授代表学院致热情洋溢的开幕词。来自柏林自由大学政治系、印度尼赫鲁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欧洲研究中心、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会议讨论的议题包括:亚洲如何看待欧盟的安全行为体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框架,区域整合问题比较研究,欧盟对外关系的政策分析,欧盟安全政策比较---出口管控与维和,以及未来欧盟在东亚安全中的角色和地位等。
与会专家学者就相关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必赢242net官网连玉如教授认为,德国的走向与发展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欧盟的未来发展前景。哈佛大学的凯泽教授(Prof.Dr. Karl Kaiser)指出,在涉及欧盟研究的所有议题中,美国因素都不容忽视;美国对欧盟一体化以及欧盟的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柏林自由大学政治系的彼得森教授(Prof.Dr. Ingo Peters) 认为,安全的定义蕴含广泛,在谈及欧盟安全行为体问题时,需要清晰地定义“安全”概念,是指“传统安全”,抑或是指在新的全球性挑战面前需要更多关注的环境、食品、抵御自然灾害等领域和方面的安全?还有学者对“见解”(perception)一词提出质疑,指出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非客观性质;一个国家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该国对别国及其国民的看法;理解亚洲对欧盟安全行为体问题的看法,必须深刻理解亚洲的历史,比如中、印两国的历史与传统等。总之,尽管与会代表对各项议题见解不同,但在一点上均有共识,即“人们如何定义自己,直接决定人们如何定义他人”。

本次会议发言还包括柏林自由大学政治系欧洲一体化研究项目中来自中、印、德三国的博士生,主要围绕出口管控和国际维和两个主题对中国和印度进行了比较案例分析。会议还有幸邀请到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Dr. Michael Schaefer)与会做专题演讲,题目是“欧盟致力于区域安全建设---机遇与挑战”。